誰來解“神一樣”的歷史考題?
www.fjnet.cn?2012-12-12 17:29? 徐 娟?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高二理科班的歷史、地理老師分別是誰?”在廣東佛山市高明四中上周進行的第二次大考中,這道被學生稱為“神一樣的題目”出現(xiàn)在理科班的歷史試卷中。出題老師回應稱,由于歷史科不是理科班的高考科目,一些學生不用心,經常在考試時連題目都不看,隨便亂填答案,“有的5分鐘就做完了70道選擇題,雙項選擇一題都沒答對”。出此題的目的就是為了檢查學生在考試的時候認不認真,有沒有看題目。(12月11日《南方都市報》) 無從考究,“副科”的概念已深深扎進不少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觀念中。在公眾的眼里,所謂的“副科”是指不參加升學考試的文化科目,主要指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盡管我國推行素質教育已經多年,但受“高考”、“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副科課時縮水、課程被主科擠占早已司空見慣,以考察代替考試、會考蒙混過關等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這次佛山歷史科目考試出了道“神一樣的題目”,既是任課老師想借此檢驗一下學生對課程的最低關注度,更是對當前應試教育的一次諷刺和調侃。 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學校和學生們的無奈和苦衷。在現(xiàn)行教育評價體制沒有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追求“教育效益最大化”無疑是不二的選項。在學校和老師的觀念里,讓更多的學生考上大學,才是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在家長和學生的心目中,升學和考上好大學,才是學習效益的最大化。于是,“教”與“學”這兩股教育的最大力量,在課程的選擇和學習上都變得功利化,越到沖刺階段表現(xiàn)得越明顯。在這種現(xiàn)狀下,副科主動讓路或被動淘汰就成了必然。 副科不斷“副”下去,負面影響顯而易見?,F(xiàn)在,我們常說學生綜合素質不高、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等,都暴露出了教育重視顯性“高分效應”,而輕視隱性“能力培養(yǎng)”的嚴重缺陷。一些文科生缺乏“理性思考”、理科生缺乏“文化營養(yǎng)”,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所謂的“副科”學習。在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硫酸潑熊案件發(fā)生后,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當時就表示:我國教育發(fā)展最大的危險是人文精神的缺失,“過早地文理分科,讓理科學生不再學習歷史、地理,不再閱讀文學經典,從而知識面狹窄,缺少人文精神?!比宋乃仞B(yǎng)缺失,文理分科僅僅是表面原因,根源還是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所導致的重理輕文或重文輕理。 佛山高明四中學生面對歷史科目考試“神一樣”的歷史考題,或許可以“神一樣”地做答,也大可當作緊張備考過程中的一次放松。但對于決策層來說,千萬不能簡單地一笑了之,是到了對“教招考一體化”選撥人才體制進行深刻反思和改革的時候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9]“貓鼠考題”與“掃帚陷阱”
- [ 11-07]不宜將“先救誰后救誰”設為人性考題
- [ 10-09]“玩遍5A景區(qū)需2萬”是道民生考題
- [ 06-26]中考考題,“潮”就對了
- [ 03-20]“蜘蛛網捕魚”式考題不妨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