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郴州網絡問政架起干群“連心橋”
2013-11-20 08:52? ?來源:華聲在線 責任編輯:黃水來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郴州,網民在線給政府部門提建議、投訴的越來越多。每年都有大量意見和建議通過網絡平臺得以反映,其中報送政府部門登記受理的有3萬余條,回復率達99%。去年8月,省委網宣辦編發(fā)專報推介郴州做法。今年3月,由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支持創(chuàng)辦的《網絡傳播》,又以《網絡問政,一個地市的模式創(chuàng)新》為題發(fā)文,推介郴州經驗。(11月18日《湖南日報》) 不可否認,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已經成了公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的重要渠道。也正因為如此,各級政府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問政于民,在這方面湖南郴州的做法更是值得肯定。郴州利用“網絡問政”,一頭連接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一頭連接熱心網民、普通百姓,已不啻于在政府與公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當然,要想發(fā)揮“網絡問政”作用,首先就得有平臺能夠讓網民發(fā)揮意見。為做到這點,郴州除要求當地各新聞網站、政府職能部門網站設立相應平臺外,還把“12345”市長熱線等加以整合,將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等網站的留言板也納入網絡問政平臺體系,網絡問政范圍由此延伸至經濟、社會、民生、文化等各領域,最大限度地建起了搜集民眾意見的平臺。 并且,網上問政,網下施政,只有落到實處才是硬道理。與一些部門“網上火熱回復、網下冷清處理”不同,針對網民的留言和建議,郴州還按照“登記-交辦-辦理-反饋-督辦-歸檔”程序進行管理,這種“鏈式流程辦理”確保了網民留言辦理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做到了問有其“主”、“問”有所辦。如此就避免了口惠而實不至的形式主義,將網絡問政落到了實處。 實際上,問政是根本,而網絡只不過是一種載體,最關鍵的還是要將主動權交給公眾。郴州將網絡問政納入日常工作內容,推進網民留言辦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探索建立運用網絡進行考核、評價和監(jiān)督的長效機制,這就做到了有辦理、有回復、有審閱、有解決,真正讓網絡問政成為領導干部的“必修課”,成了人民群眾的“出氣筒”、“發(fā)聲器”。 由此我們足能看得出來,在如今這樣一個日益網絡化生存的時代,各級政府官員只有在感情和行動上真誠對待,逐漸將“網絡問政”明確化、制度化、縱深化,才能使網絡輿論最終在現實的公共決策和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有效展現出來,與現實世界實現聯動互補,進而推動經濟社會的良性發(fā)展。在這方面湖南郴州真無異于給我們豎起了標桿,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
相關閱讀:
- [ 11-19]溫州鹿城探索網絡問政新模式
- [ 11-19]發(fā)揮網絡問政平臺作用,探索做好群眾工作新渠道
- [ 11-18]竹溪網絡問政“一網打盡”百姓煩心事
- [ 11-15]用好“網絡問政” 踐行群眾路線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