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成都農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24歲的大學生莫向松身患白血病,為了籌得骨髓移植的費用,小莫帶領十幾名同學在成都新希望大廈前下跪,想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暢借款100萬元。一跪之下,輿論嘩然。 同情者說,為了治病不惜下跪,小伙子一定是走投無路了;質疑者說,人家企業(yè)家又不欠你,這不是逼人家拿錢嗎? 24歲,本該蓬勃綻放的年紀,生命卻面臨中斷的風險,求生的本能下,不顧一切去抓救命稻草,其情可憫;然而,求生的欲望并不是肆意而為的理由,用道德綁架的方式進行強迫式慈善,并不合適。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用正義和愛心逼迫捐款,最大的危害是扭曲慈善精神。 慈善的基礎是自愿,強迫式慈善的本質是一種掠奪,是對公民合法財產的自由支配權和擁有權的一種侵害。而像莫同學這種點名式慈善,也會給求助對象施加無形壓力。捐吧,以后有困難的都照方抓藥,怎么辦?這不是企業(yè)的義務;不捐吧,人家都得絕癥了,都給你跪下了,輿論壓力、道德壓力全部襲來,“冷血企業(yè)家”的帽子弄不好就得扣頭上。 慈善的光輝在自覺,是施予者發(fā)自道德內省的一種高尚行為。施予發(fā)生時,困難者得到救助,施予者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如果是在強迫的情境下進行,捐獻者既無內省,也無主動的發(fā)心,凈化難以實現,高尚也無從談起。這樣的事多了,對慈善熱情是很大的傷害,是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阻礙。 近年來,有大媽捧著募捐箱,往公共場所一站,攔著誰誰就得掏錢,不掏錢一頓數落。盡管目的是為了支援災區(qū),但方式遭到慈善界人士的詬病,原因也在于此。 再看莫向松的行為,先是脫光“曬”死癌細胞,后是下跪要錢,除了求生的渴望外,似乎還可以看出一種傾向:通過“行為藝術”,引發(fā)公共關注,實現有錢救命。如果這樣,也是一種提醒:正常的救濟路徑,是否暢通給力?年輕的生命,能否更有理性、更有尊嚴地得到幫助,而不必乞靈于公共轟動? |
相關閱讀:
- [ 07-03]請寬容“落水者”的那一點點偏激
- [ 05-16]下跪保校與武訓興學
- [ 05-16]教師“不恥下跪”,學生該咋辦?
- [ 04-28]“跪求治污”拷問電視問政的誠意
- [ 04-28]這一跪,分量有多重
- [ 04-28]市民下跪,跪的是什么?
- [ 04-28]“跪求治污”下的環(huán)保局也有無奈
- [ 04-28]公民給公仆下跪,為何?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