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內地高校該怎樣反思
www.fjnet.cn?2012-06-26 08:51? 熊丙奇?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據(jù)報道,北京8年間19位高考狀元11人選擇香港高校。 每當這樣的新聞傳出,社會都會分析境內外高校的差距,并期望內地高校進行反思,提高辦學質量、改善服務??墒?,這樣的呼聲年復一年,卻很難見到什么有效的積極舉措。 我們所見的行動,大致有兩方面。一是在教育部門的“支持”下,出臺政策限制內地考生的選擇權。2006年,內地有多名“狀元”放棄北大、清華,選擇港校,這曾引起輿論驚呼“港校將北大打為二流大學”。第二年,教育部門出臺規(guī)定,要求港校自主招生必須在內地高考提前批前完成,并拿走錄取學生的檔案,這一規(guī)定意味著,內地考生不能再同時拿到港校和內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 二是內地高校采取各種錄取手段、推出錄取優(yōu)惠“搶生源”。近年來的高考錄取中,一些內地高校祭出“預錄取”手段,在集中錄取階段給部分高分考生“預錄取”通知書,并要求做出報考的承諾,所謂“圈地搶生源”。而事實上,在當前的集中錄取制度中,高校的自主空間極為有限,是不能給學生做出“預錄取”的承諾的,這種“搶生源”嚴格說來是“忽悠”。 以上兩方面做法,反映出內地高校并沒有做好應對高等教育競爭的準備。在美國,哈佛大學向學生發(fā)出錄取通知書,并不會限制這名學生同時申請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一名學生拿到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再選擇確認是常態(tài)。 雖然“狀元”并不就是最佳生源的代名詞,但如此多的內地“狀元”選擇港校,值得正在“爭搶生源”的內地高校深思。從2007年起,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生報考港校和國外大學的熱情不減反增,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近年來的出國留學人數(shù)以每年20%遞增。這與我國高考報名人數(shù)節(jié)節(jié)減少形成鮮明對照。 值得注意的是,港校和國外大學在內地招生,完全不同于內地高校,他們不玩“預錄取”,也不玩“承諾錄取”、“錄取優(yōu)惠”,而是根據(jù)考生的高考成績 (或SAT成績等),結合學校的面試考察綜合評價考生,然后發(fā)給考生錄取通知書,學生們在拿到錄取通知書之后,再根據(jù)錄取學校、專業(yè)、提供的獎學金選擇是否確認。這就完全是以教育質量和教育服務“搶生源”,學校贏得理直氣壯。 要提高內地大學的競爭力,必須開放教育競爭,讓內地高校有生存的壓力和質量意識。筆者建議,教育部門不但應該允許考生可同時獲得內地高校和港校的錄取通知書,還有必要引進海外大學直接到內地辦分校,自主招生,并由此建立起一名考生可同時獲得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招生體系,這樣,才會有以教育質量為核心的競爭在內地高校中形成。這也才是提高大學辦學質量的正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31]高校食堂禁止民工用餐,令人錯愕
- [ 05-18]高校冠名需要成熟理性的模式
- [ 05-18]我們需要成熟理性的高校冠名模式
- [ 05-17]“高校宿舍亂得像狗窩”打了誰的臉?
- [ 05-02]高校“教授打架”拷問“職稱福利化”
- [ 04-10]對“高校游”豈能一禁了之
- [ 03-16]高校豪華酒店,“大膽創(chuàng)新”別用錯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