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地
解放初期,為了阻止解放軍解放臺、澎、金、馬,國民黨出動飛機,多批次對泉州實施狂轟濫炸,空襲警報一響,敵機就低空飛臨市區(qū),由于當時尚無防空炮火,敵機肆無忌憚地從高空俯沖進行掃射、投彈,飛機刺耳的隆隆聲,投彈時鬼叫一般的尖叫聲,使人們心驚肉跳,惶惶不可終日。
有一天,警報剛解除又立即響了起來,四架敵機在泉州市區(qū)盤旋三圈后,在鎮(zhèn)撫巷巷口,離海甸宗祠二十米處仍下一顆炸彈,炸出一個方圓三米的大坑,民房倒塌,死者橫尸路邊,有的斷肢竟倒掛在電線桿上,慘不忍睹,空襲過后,救護車、消防隊立即投入救人、滅火的工作,擔(dān)架抬著滿身血跡的傷員,匆匆送往醫(yī)院… 爆炸的硝煙過后,人們發(fā)現(xiàn)海甸宗祠依然如故,大門的“海甸儒宗”匾額依舊懸掛在大門上,紋絲不動。門前高達六米的旗桿,雖然彈痕累累,但仍挺拔屹立,大殿、護厝及廂房的建筑物完好無損。
鎮(zhèn)撫巷一群孩子就讀于泉州中學(xué)(現(xiàn)六中),空襲警報后,學(xué)生們匆忙往家中跑,海甸的學(xué)生抄近路跑入海甸逃過一劫,另一伙同伴卻被炸死在鎮(zhèn)撫巷口。
事后,離爆炸現(xiàn)場約100米、在通政巷口賣水果的小販說,她親眼看到爆炸時有一股帶有泥沙的黑煙沖上天空,沖擊波將她的水果攤掀翻在地,與此同時,她看到海甸的門口同時嵐嵐升起一道雪白的煙霧,籠罩四周約15分鐘才慢慢散去,群眾紛紛議論:有的說海甸建筑質(zhì)量好,抗震等級高;有的說是神靈保佑,白煙是祥云,非同小可!自此以后,海甸就成為左鄰右舍的避難所,空襲警報一響,海甸的后花園濃密的龍眼樹下,聚集著眾多的群眾,有的草席一鋪,孩子們就在地上嬉玩,空襲時間一長,人們索性將飯菜端到樹下用餐,人們在這里海闊天空,談笑風(fēng)生根本忘記天上的飛賊隨時能送達的殺身之禍,大家心情坦然,都說此處是福地,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