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眾中尋找決策偉力
www.fjnet.cn?2013-10-18 06:53? 孫有中?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群眾路線不是一場短期“活動”,而應成為各級政府決策時必須依循的剛性原則和固定程序。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以百姓之心為己心”這句古訓再次被引述,激發(fā)廣泛共鳴。要使廣大黨員干部心里時刻裝著群眾,特別是在決策中貫徹群眾路線,不僅需要加強政治學習來提高思想覺悟、加強自律,更應通過不斷完善民主與法制,以剛性制度強化規(guī)約。 “政之所興在順民,政之所廢在逆民”,做決策必須順應百姓之意。群眾構成千差萬別,民意在現實社會中往往復雜多態(tài)。只有把百姓之百意成功轉化為百姓之共識,順應民意才具有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健全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制度作為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這是我們探索科學決策之道的重要遵循。 贏得百姓之心,關鍵要謀百姓之利。這次教育實踐活動重點要求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這需要標本兼治,不失時機地在制度層面構筑起確保為民謀利的程序與機制,有效協(xié)調日益多元的利益訴求,加快暢通不同群體公開表達訴求的渠道,搭建對話溝通與相互協(xié)商的平臺,形成求同存異、增進團結的有效機制。 在一定意義上,群眾路線本身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決策機制之一,它不只是一場短期“活動”,更應成為各級政府決策時必須依循的剛性原則和固定程序。美國學者哈丁曾指出,群眾路線與西方社會科學中的決策過程模式不謀而合,包括信息采集、議程設定、政策策劃、政策確定、政策實施、政策評估等幾個階段,只是用語不同。未來學家奈斯比特也把中國特色的治理模式描述為“縱向民主”,與西方的“橫向民主”形成對照。他認為,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的以多黨競爭和個人自由為核心的“橫向民主”,自有其特色和優(yōu)勢,但急功近利、資源浪費與效率低下等弊端也顯而易見。而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形成的中國式“縱向民主”,因建立了政府決策與人民呼聲間良性互動的獨特機制,促成了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兩種觀點都堪稱對中國政治改革路徑的某種洞見,為理解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新視角。 我們對群眾路線的基本表述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揭示了我們與西方決策機制的一個重要差異,那就是“群眾”應該始終存在于決策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而且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不斷豐富的過程。 群眾之中,存在著滋養(yǎng)正確決策的偉大力量。應該借教育實踐活動的東風,改進各級政府的決策機制。政府決策的議題事先必須根據民意確定輕重緩急,決策之前必須在適當范圍內征求民意和民智,決策過程必須依法接受公眾或人民代表監(jiān)督,決策必須充分考慮并平衡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多元利益訴求,決策結果必須及時公布并接受質詢,決策執(zhí)行必須透明、公正、有效,執(zhí)行結果必須公之于眾并接受人民群眾或人民代表的監(jiān)督。而所有這些原則,唯有轉換為可操作的具體法規(guī)或程序,才能成為約束干部行為的“金科玉律”。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助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7]治理刁難癥不能總依靠“救火隊員”
- [ 10-17]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領導班子帶頭查改重點突破交通難點
- [ 10-17]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領導班子帶頭查改重點突破交通難點
- [ 10-17]輿論對領導干部苛刻不過分
- [ 10-17]一個摩托坐8人 盤點讓警察都飆淚的違章
- [ 10-17]國土資源部廣泛征求意見 找準問題即知即改
- [ 10-17]省級大員檢討“官本位” 專家吁以公開促整改
- [ 10-17]信息公開升級才能追上群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