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單向度否定“按家庭征個稅”
www.fjnet.cn?2012-07-23 09:09? 佘宗明?來源:華西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日前,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劉尚希稱,“我國按家庭計征個稅不可行”。他表示,按家庭來征收累進個稅,看似簡單合理,但從13億人口這個整體來觀察,稅制會變得相當復(fù)雜,讓家庭申報其應(yīng)稅所得,會使成本高到難以實施的地步。(7月22日《羊城晚報》) 按家庭征個稅,在稅改“樓梯”上響了多時,卻遲遲“不見人下來”。毫無疑問,它集結(jié)了厚重的民意期許:在稅改呼聲響徹的時下,“按家庭征稅”提供了提高起征點外的又一個減稅選項。它的量能課稅指向,與減稅讓利的民眾期待相承接。 可劉尚希的一句“不可行”,冷卻了人心。對民眾來說,這很逆耳——僅從征收成本的角度考量,就斷言“不可行”,是否失之偏頗?究竟是不可行,還是不愿行? 民意殷切,大可理解。按家庭征個稅,已是國際慣例。在我國稅負積重、基尼系數(shù)擴大的情境下,發(fā)揮其正向調(diào)節(jié)的作用,是情勢所趨。事實上,以“家庭征收”為核心的個稅改革,早已被提上政策議程。就在公眾糾結(jié)于“具體時間表”之際,官員卻出來表態(tài):按家庭征個稅不可行,理由仍是在“國情論”上兜圈——“人口基數(shù)多”“稅制復(fù)雜”等。這難免讓公眾郁悶:這征稅方子,果真在國內(nèi)水土不服? 平心而論,劉尚希的“條件不成熟論”未必沒道理:目前,家庭申報收入,還缺乏配套的制衡措施。在社會信用體系不彰、稅務(wù)監(jiān)督匱乏的語境下,虛報瞞報,或?qū)@政策空子,尤其是灰色收入。再者,家庭流動化頻繁,半獨立、半分離的家庭狀態(tài)已很尋常,怎樣界定,至今尚是盲區(qū)。還有,異地就業(yè)、多地置業(yè)等,都增加一攬子征稅管理的麻煩。 稅改共識的“斷鏈”,造就稅改話語上的歧異,挺正常。公共空間,理應(yīng)是個存異的話語容器,充斥異議和對話。但怕就怕,許多并不審慎、仍顯輕佻的結(jié)論,變成官方的立場宣示,將民意擱置一邊。基于劉尚希的身份符號,其發(fā)言不免被視作政策代言,他的言語,自然也要慮及民意,多些審慎。 劉尚希說“按家庭征個稅不可行”,立論的著眼點是“政策實施的成本”??沙杀緩膩矶疾皇钦呱夑P(guān)鍵的評判標準,在管理的縱深化過程中,程序的繁瑣往往是必須付出的代價。不能因“管理上的路障”,就將按家庭征個稅歸為“行不通”。 按家庭征個稅,雖無法根本性地填補貧富落差,但卻能以增量改良的方式,對窮人進行間接補償;還利于貧,也有利于良性稅收格局的逐漸形成。這些利好面,顯然不能因“成本”考量而簡單抹去。至于成本,也可在借鑒經(jīng)驗、征稅技術(shù)提升中減低。 稅收決策,應(yīng)經(jīng)受公共場域的討論:在細致論證、科學(xué)試點的基礎(chǔ)上,去尋求一種最優(yōu)的方案。以扁平化的思維,單向度地否定“按家庭征個稅”,或許誤判了個稅改革的價值,也背離了政策的公共維度。 |
- 責(zé)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8]肯定個稅改革帶來的減稅效應(yīng)
- [ 11-12]內(nèi)地個稅改革可以香港為鑒
- [ 07-19]專家談個稅改革“出路”:你該交多少稅?
- [ 07-04]個稅改革的亮點與不足
- [ 07-04]500元不多 對民意融入個稅改革的意義卻很深遠
- [ 07-04]網(wǎng)民:起征點上調(diào)只是個稅改革第一步
- [ 07-02]網(wǎng)民聲音貫穿個稅改革討論全過程
- [ 07-01]個稅改革親歷者:免征額提高有助拉動家庭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