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后,吳祖寬依舊隨部隊四處“轉戰(zhàn)”修建鐵路,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東北鐵路、鷹廈鐵路,都留下了他的辛勤和汗水。
1962年從部隊轉業(yè)后,吳祖寬脫下穿了13年的軍服。轉業(yè)后,他依舊沒有把家安頓下來。先是在張家口工作,一干又是13年。直到1975年,因為妻子的緣故他來到石家莊,才正式有了一個安穩(wěn)的家。吳祖寬在石家莊運輸部門工作,1995年退休,在石家莊定居至今。
吳祖寬說,從1949年參軍到這次回廈門,他一共只回來過8次,且每次時間都很短,一般都是一星期,只有母親生病的那一回,呆的時間最長,有一個月。8次探親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年。最近一次回廈門,還是1976年的事情,至今已30年。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出去買東西,他都特地跟別人強調自己是老廈門,怕別人不信,他有時還會說幾句閩南話表明身份。
如果從1949年參軍算起,吳祖寬離開家鄉(xiāng)已將近六十載。一晃半個多世紀過去,吳祖寬以76歲高齡再次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雖然是“少小離家老大回”,但依然“鄉(xiāng)音無改”,有些遺憾的也許只是“鬢毛衰”。
1976年探親后離開廈門,此后30年沒回家的吳祖寬,依舊能聽得懂閩南話,也還會講閩南語。他笑著說,現(xiàn)在出去買東西,他都特地跟別人強調自己是老廈門,怕別人不信,他有時還會說幾句表明身份。
老先生說,自己的家鄉(xiāng)話說得不太流利了。和老先生交談時,他用的是不標準的普通話,夾雜著些河北地方口音,但還聽得出閩南特有的“地瓜腔”。
“不管怎么說,總算又回來了”。多少次夢回廈門,這次終于可以圓夢了。雖然“物是人非,欲語淚先流”,但老先生說,他心里還是滿懷安慰。
母親和三個哥哥已不在了,老先生這次回來住在妹妹家。老先生的日程安排得很滿,除了出去走走看看廈門的巨大變化,他還要和多年未見的老同學、老戰(zhàn)友聚會聊天。“大家都很關心我,以前也一直叫我再回來看看,沒想一晃就是30年,因為種種原因我沒能回來。這次又看到他們,我真的很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