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80后” 清貧守深山
采訪中,還未做太多的交流,只是眼見這對小夫妻生活工作的情景,記者就已動容。
朱家鎮(zhèn)堿北村地處偏遠,沒有正式老師愿意到這里教學。2003年7月,孫恩權、徐瑞香從牡丹江師范學校信息技術專業(yè)畢業(yè),恰逢朱家鎮(zhèn)中心校為解決農(nóng)村師資薄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臨時代課教師,孫恩權和徐瑞香放棄在城里工作的機會,來到了大山,當上了臨時代課教師。
今年29歲的徐瑞香回憶,剛來堿北小學時,條件艱苦是難以想象的,校舍都是30年前建的。徐瑞香領著記者到距離新校舍不遠的堿北小學舊址。學校大門上掛的校牌已經(jīng)很陳舊,也沒有操場。記者走進學校走廊,里面潮濕寒冷,地面還坑洼不平,僅能使用的一兩間教室,黑板是水泥的,窗玻璃是用塑料布代替的。
“剛來那陣子,講臺是用磚頭壘成。冬天教室冷,孩子們都得穿棉襖棉褲上課,大冷的時候都得戴棉帽子?!?徐瑞香感慨地說。面對這樣殘破的教學點,面對鄉(xiāng)村學校的困境,兩位年輕人,毅然拿起教鞭,堅定地站在了三尺講臺上。
身為臨時代課老師,月工資只有200多元,但小兩口兒在工作上卻一直高標準要求。他們請教老教師,還利用寒暑假時間到外面進修?!澳莻€時候我?guī)Я昙墧?shù)學,他教四年級語文,相互鼓勵,又暗地里較勁。”徐瑞香說,自己帶的六年級數(shù)學班在一次全鎮(zhèn)考核中,獲第四名的好成績。
2006年,朱家鎮(zhèn)建立了教育中心,師生被分流到鎮(zhèn)里,慢慢地,學校里只剩下了孫恩權夫妻倆堅守著三尺講臺。2007年7月,堿北小學變成了一個教學點,只剩下兩個一年級的學生和學前班的娃娃。為整合教育資源,鎮(zhèn)里準備撤并堿北村教學點,對臨時代課老師進行清退。孫恩權和徐瑞香是林口縣定向招生,這就意味著只要縣里學校招教師,他們就可以被選聘走。但兩個年輕人思前想后,沒有向上級提出任何要求,放棄了拿著教師證走出大山的機會,依舊當代課教師。
小兩口說有個情景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當兩人背起行李要離開時,不少村民和孩子都到村頭圍住他們,有的小孩還抱住徐瑞香的大腿,不讓走。這份深情也拖住了兩人的腳步。因為沒有工資,孩子們的家長每月湊錢給夫婦二人?,F(xiàn)在兩人合起來的工資每月也不過1700元。
微薄的工資經(jīng)常讓他們捉襟見肘,二人就利用兩個假期,種莊稼、給村民打零工來維持生計,日子雖然艱難些,但是一想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就不覺得有多苦了。
- 2012-01-17鐵路夫妻結婚6年未同過春節(jié) 隔車窗相望625次
- 2012-01-16夫妻實行親情AA制 過年“各回各家 各找各媽”
- 2012-01-13將夫妻共有房屋轉給“小三” 法院確認合同無效
- 2012-01-11雇工夫妻反目拋下子女出走 老板義務接管4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