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民無名"談用數(shù)字取名的風俗
來源:東南網(wǎng) 2011-08-09 編輯:黃水來
? 不久前,報載大旱使洪澤湖水位下降,一直位于水下的明祖陵拱門及甬道露出水面:朱元璋祖墳重見天日。明祖陵位于盱眙縣洪澤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欞星門及圍墻。公元1680年,黃河奪淮,明祖陵和泗州古城一起被埋葬于滔滔洪水中。 ??? 這則新聞讓人困惑的是,朱元璋祖宗三代的取名: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繼續(xù)深究,其父名朱五四,本人原名朱重八,后參加了起義軍,才改名“朱元璋”據(jù)說是要成為誅(朱)滅元朝的璋(古代的一種玉器)。朱元璋手下有兩員大將:一常遇春,其曾祖叫常四三,祖父叫常五五,父親叫常六六。一湯和,其曾祖叫湯五一,祖父叫湯六一,父親叫湯七一。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在元朝,這些人的名字竟全是一堆數(shù)字編號。 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是這樣解釋的,朱元璋及其父祖生在元朝,元朝有個規(guī)矩,老百姓假如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來命名。清.俞樾在《春在堂隨筆》寫道:“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齡合計為名?!币馑际窃估习傩杖≌矫?,只讓他們按照排行或者父母的年齡編個號。俞樾還舉出道光年間紹興一帶尚存的取名風俗為證:“見在紹興鄉(xiāng)間,頗有以數(shù)目字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婦年二十二,合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婦年二十二,合為四十五,生子即名四五”。但這樣的解釋并不能完全釋疑,有時也難自圓其說,且有違史實。 翻查《元史》、《元典章》等史籍,并沒有“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的相關(guān)的法律規(guī)定和政策條文,甚至連類似的記載都沒有。俞樾也承認“此于《元史》無征”。而我們卻可以很容易地用一些事例反證,元朝非官非士的百姓不用數(shù)字做名字,或者除數(shù)字之外另有正式名字。翻閱《元代文學史》,其中名家迭出。元代文學在中國文學發(fā)展過程中是一個新的轉(zhuǎn)折期,除詩、詞、散文外,戲曲、散曲、小說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收錄元散曲家百余人。這些有影響的作者幾乎都是“門第卑微,職位不振”的漢人。元是典型的等級社會、政治制度十分嚴酷,族分四等,人分十級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y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九儒”也是處在社會底層的“細民”,但罕見有數(shù)字編號為名的。 如用數(shù)字取名并非元朝的行政命令,那很有可能就是一種風俗。中國古代,有時并不把取名當作一件很慎重的事,名字往往起得隨意率真,看古書時一些名字常讓人發(fā)笑。名字似乎只是一種符號,這時一般地說用數(shù)字來命名十分便捷。商時,喜用天干“甲乙丙丁……”如太甲、太乙,外丙、武丁,盤庚、帝辛(紂)等;自周開始,“伯仲叔季”就用來表示家里兄弟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如伯夷、叔齊、管仲、夏侯季權(quán)等。而純以數(shù)字為名春秋時就有先例了,如吳王給女兒取名為“二十”。吳國人為了避諱,就把二十改讀為“念”(此讀音延續(xù)至今)。唐宋時流行行第稱呼,行第是指一個家族同輩的人,分男女,依年齡各自排行。如秦七秦少游、黃八黃庭堅、柳八柳宗元、元九元稹、李十二李白、韓十八韓愈、白二十二白居易等。后漸成社會風俗,流風所及一部份人就以排行入名,這在宋、元、明時期的平民也就是“細民”較為突出。 |
- ·統(tǒng)計局:7月我國CPI同比上漲6.5%
- ·8月工資9月發(fā)放按3500元起征個稅
- ·今年投洽會福建或簽約54.5億美元
- ·閩零售業(yè)過半一線員工工資低1800
- ·省高招辦:成人高考10日網(wǎng)上報名
- ·婚姻中出現(xiàn)隔閡其實不是什么壞事
- ·香港書展像是內(nèi)地書展的一面明鏡
- ·路遇極品男,幫忙刷卡也給自己刷
- ·紅十字會不要拿百姓的愛心不當錢
- ·女官陪睡領(lǐng)導能夠晉職非經(jīng)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