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南方陰冷,最希望有溫暖的東西,烤紅薯最好擔(dān)當(dāng)這個角色了,熱乎乎香噴噴,哪怕是寒風(fēng)里,一只烤紅薯下肚也足以讓整個身心暖起來。紅薯是通用名,北京叫白薯,紫皮白瓤,天津叫山芋,四川叫紅苕,紅皮紅瓤。
小時候在四川,一度厭惡紅薯,只因為糧店強行供應(yīng)紅薯粉。紅薯粉是把紅薯切片曬干再粉碎,烏白色,做成粑粑蒸出來黑黑粘粘甜甜,初吃還好,吃多就不舒服了,特別是當(dāng)飯吃。那時糧食定量供應(yīng),其中一部分硬生生地換成紅薯粉,心理上已經(jīng)有抵觸,所以心生反感。
下鄉(xiāng)后,半年的糧食是紅薯,不得不親近它。農(nóng)民吃飯前,把大筐的紅薯泡在池塘里,用木槌使勁搗,紅薯們紅衣服被搞得斑駁了起來,煮飯前削干凈皮,甚至?xí)窈竦南?,因為削下來的皮可以喂豬,只把一點紅薯芯煮在稀飯里,稀飯?zhí)鹛鸬?,就著酸辣的泡菜,很爽。但是一天三頓紅薯稀飯,經(jīng)常會感覺胃酸,不得不厭惡,由此希望過節(jié),希望來客人,可以吃一頓沒有紅薯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