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論人博士”擊潰大學最后的底線
www.fjnet.cn?2012-05-08 07:12? 徐 娟?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日前,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生王進文稱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徐景顏跟他同班但從未上課。該院回應稱徐景顏是論文博士生,故安排不同,引發(fā)網(wǎng)友質疑。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曾感嘆“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官員深造招錄機制是否公平再次引起討論。(5月7日《中國青年報》) 筆者登陸清華大學網(wǎng)站查閱了論文博士的招考條件。除了學歷、年齡、工齡、外語水平、工作業(yè)績等方面的要求外,其中最重要的是,“在長期工作中、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應在國內外核心刊物或重要學術會議上發(fā)表過一定數(shù)量的研究論文或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能力,基本達到或接近博士學位水平”。對照這些要求,徐廳長顯然并不符合培養(yǎng)條件——既沒有發(fā)表過轟動效應的論文,也沒有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更難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環(huán)境。 據(jù)了解,論文博士作為博士培養(yǎng)的一種方式,在國外并不鮮見,日本的論文博士就占到博士總數(shù)的一半。在日本,“課程博士”和“論文博士”具有同樣效力,從沒人議論過二者之間哪個“貨真價實”哪個是“水貨”,更沒有人“看不起”論文博士。原因很簡單,在這些國家取得論文博士的標準既簡單又苛刻,就是看答辯的論文有沒有達到博士的應有水平。也就是說,大學授予論文博士學位堅持的是教育標準和學術標準,質量由社會評價和專業(yè)評價確定。 與國外招考論文博士主要對象為專家學者顯著不同的是,我國論文博士的攻讀者則多為政府官員或企業(yè)大佬。不少人戲稱他們是“五不”博士:不用通過國家統(tǒng)一考試、不用上課、不用做作業(yè)、不用親自寫論文、不用自己交學費。說穿了,這不是論文博士而是論人博士——正淪化為“人情博士”、“權力博士”、“金錢博士”的代名詞。 論文博士淪為論人博士,折射出高校功利主義的抬頭和大學精神的迷失。南開大學原校長毋國光曾說,辦大學最重要的就是辦一個氛圍,讓社會看起來,這里是一個純潔的學術殿堂。如果大學里都充斥著“假”與“虛”,混雜著權權交易、權錢交易,那社會還有什么信任可言?謀求論文博士的官員、富人們的庸俗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學的庸俗化。包括論文博士在內的目標設計良好的制度在執(zhí)行中屢被異化,正說明大學一旦“真”的迷失,必然導致弄虛作假的泛濫;“善”的缺席,必然導致社會道德感、正義感和崇高感的麻木,這比制造出可以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出來的“論人博士”不知要可怕多少倍! 面對論文博士淪為論人博士,我們應當大聲疾呼:別讓功利主義擊潰大學最后的底線!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4]“廳長很忙”與“論文博士”
- [ 05-04]“論文博士”是大學之恥
- [ 05-04]“論文博士”不能成為賣文憑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