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清潔工打死“奧迪男”
www.fjnet.cn?2011-12-08 10:38? 魏英杰?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電影學院‘奧迪男’打死清潔工?!边@是某網(wǎng)站標題,講述了5日下午發(fā)生于北京電影學院的一樁悲劇。該校一男生因停車問題與校清潔工發(fā)生沖突,導致校工被毆致死。 事發(fā)后,輿論毫無意外地站在了死者這邊。微博上被頻繁轉發(fā)的一句評論是:“電影學院已經(jīng)……墮落成了富二代鍍金的垃圾場?!睋?jù)介紹,這名年僅43的校工平時老實本分,有學生回憶,好幾次看他在食堂小心翼翼地跟師傅要一碗面條湯。無疑,這些事后追憶更增加了人們對兇手的憤怒,因而對校方作出“雙方互毆”論持強烈質疑態(tài)度。 對弱者抱以同情,這是人之常情。而且應該說,在這樁慘禍中,雙方的身份差距很可能是造成沖突的一個潛在原因。無論是垃圾車擋住了奧迪車的道,還是奧迪車擋住了垃圾車的道,事實是,只要雙方中任何一人作出讓步,事件也不至于走向極端化。在這過程中,很可能是“奧迪男”過于趾高氣揚,激怒了老實本分的清潔工;但也可能是清潔工看“奧迪男”不爽,因此不愿作出讓步。 其中是是非非,不妨留待法律解決。這里只想說,即便身份意識可能是導致這場暴力的一個來源,卻也不必過于夸大,進而把這事件渲染成“強者對弱者的欺凌”。至少,當雙方發(fā)生肌體沖突后,身份差距已退居其次,事件也進而演變成為一場肉搏較量。無論誰先動手,在這情況下比的肯定不是誰更有錢。雖說結果是清潔工倒在了地上,可誰能否認,當時倒在地上的也有可能是“奧迪男”?畢竟,這是一半對一半的概率。 那么,假如是清潔工打死“奧迪男”,輿論該如何對待?難道該說這是“正義的勝利”,或者“富二代死得活該”(況且還不知道“奧迪男”是否富二代)?設若如此,人們將遺憾地看到,法律規(guī)則被抹除了,正義界限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貧富對峙。據(jù)此,判斷是非對錯,人們只需要看這個人的衣著打扮、座駕配飾,只要是穿著光鮮的一定是個壞蛋,只要衣衫襤褸的就一定代表著正義??蛇@樣來看待世界,正常嗎?會不會顯得太簡單粗暴了? 不妨再舉一例。就在這場悲劇發(fā)生前一天,上海發(fā)生一起寶馬轎車與奔馳轎車互相追逐事件,隨后兩車人員互毆,造成奔馳車司機當場身亡。雙方并不認識,只是在行車過程中發(fā)生矛盾沖突,結果竟造成如此駭人場面??梢韵嘈牛p方之所以互不相讓,同樣有身份意識在作祟的因素。那么按照某些人的看法,這一事件難道該被形容為“富人的對決”,甚至說成“狗咬狗”?照這種說法,人性又哪去了? 這種對事物的簡單二分法,如同上述兩起事件一樣,深刻折射出這個時代的焦灼與浮躁。許多人因擁有財富權勢而變得暴戾,也有許多人因極端仇視有錢有勢的人(當然,他們未必仇恨金錢勢力本身,甚至還可能很羨慕),從而變得浮躁。這兩種心態(tài),顯然都不是一個文明法治社會的正常表現(xiàn)。這也表明,如何擁有正確的財富觀和是非觀,已成為擺在當前的一個嚴峻問題。要想轉變這種簡單甚至極端的觀念,單純依靠說教恐怕行不通。除有賴于個人素質提高,這還需要通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可能有所改變。 群體心理往往是對社會現(xiàn)狀的投射與反應。有什么樣的群體心理大行其道,對應的就是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因此,當人們對清潔工之死感到悲傷的同時,也應反思許多人之所以憤怒的根源。有位網(wǎng)友寫的好,這一天,世界不僅失去了一位兒子、父親、兄弟、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也多了“一個年輕而悔恨的靈魂”。活在這個世界,不妨多一些悲憫與寬容。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