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無大學生”爭議背后的真問題
www.fjnet.cn?2011-10-31 08:43? 徐 鋒?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中國人民大學近日公布該校“圓夢計劃”自主招生政策,特別規(guī)定:被推薦的考生家庭中三代之內無大學生的農村戶籍學生。該規(guī)定引得不少人大呼“雷人”。 “三代無大學生”的規(guī)定乍一聽,著實頗“雷”。一則,此說法極易讓人聯想起當年“工農兵上大學”所要求的“三代貧農”,也難怪有網友嘲笑人大此舉讓人恍然重回講究“根正苗紅”出身的年代;二則,如此限定,似乎有將不少成績優(yōu)秀、但不符合條件的農家子弟排除在外的嫌疑,與唯才是舉的選才宗旨相悖。 但作為校方,恐怕也有充足理由——須知,該項政策屬于“圓夢計劃”的自主招生范疇。既然屬“自主”招生,學校有自己的考量,似乎也無不妥;再說,該政策針對的本就是“低學歷世襲”的特定人群,旨在改變農村貧困世襲之現狀,有所限定,也是必然……這么一說,好像學校也并不理虧。 什么才是這一事件背后的真問題?其實,輿論的揶揄背后,潛藏著一個更深層次的憂慮——一所大學如果出臺一項有待斟酌的“自主招生”政策,在招進一批“符合”某種條件限定的學生的同時,卻擠占了其他“更應該”獲得入學機會者的名額,從而未能實現有限教學資源的效率最大化,怎么辦?這種憂慮并非空穴來風,比如,為什么要求“三代”無大學生而不是“二代”、“四代”,為什么只規(guī)定三代“無大學生”而不是“無官員”或“無老板”……在制定這一可能涉及眾多農村學子命運的規(guī)定時,是否存在某種草率或臆斷,是否經過嚴密嚴謹的調研和論證? 于是便觸及一個悖論:作為自主招生,我們理應尊重高校的自主選擇,對他們的辦學能力、選才機制持有某種基本的信任;但作為納稅人,公眾又有足夠的權利對這些公立高校進行監(jiān)督,確保其每一項措施盡可能最大程度符合公共利益。這才是每次關于自主招生甚至很多看起來像“高校家務事”的風波中,輿論對有關高?!肮艿锰珜挕钡谋举|原因。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6]大學生退學重點不在數量而在成因
- [ 10-20]50萬大學生退學對高校是鞭策
- [ 09-22]女大學生發(fā)"包養(yǎng)帖"值得深思
- [ 08-26]大學生攀比風應急剎!
- [ 08-25]“留法女大學生都是潘金蓮”是“瘋”話
- [ 08-16]大運會是“大學生”的盛會
- [ 08-04]糾結的大學生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