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亂收費,多年頑疾無法根治。近日,新華社調(diào)查了廣東高速公路亂收費現(xiàn)象,主要手段包括悶聲發(fā)財、巧設收費與超期服役三種。廣東省交通廳、省財政廳等部門前幾年就聯(lián)合發(fā)布《公路收費站收費年限公告》,公布該省76個經(jīng)營性公路收費站和173個政府還貸公路收費站的收費年限,74個省管非經(jīng)營性收費站的還貸期限,情況令人擔憂:預測還貸期超過30年的有33個。
高速公路亂收費原因有二:
其一,公共產(chǎn)品不合情理的商業(yè)化,為高速公路收費提供了堅強的理論支撐。
收費公路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名義下泛濫成災。短期內(nèi)建成高速公路網(wǎng)能顯著提升當下GDP,及未來物流、人流的效率,并拉動汽車等相關產(chǎn)業(yè),這成為建設高速公路的理論基礎。
我國政府財政無法支持在短期內(nèi)建成高速公路網(wǎng)。截至2008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6萬公里以上,以最保守的每公里4000萬元人民幣計,就需2.4萬億元人民幣。高速公路投資只能從市場融資,主要投資方包括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下屬投融資平臺,及民資、外資、銀行等,都要求投資回報,高速公路惟一投資回報就是隨運營權而來的收費權。據(jù)交通部發(fā)言人何建中今年3月公布的數(shù)據(jù),自1984年國務院出臺“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政策后,公路網(wǎng)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級公路、42%的二級公路都是依靠收費公路集資建設的。
作為公共產(chǎn)品的公路不僅商品化,還實現(xiàn)了資本化。以首都機場高速為例,由北京市交通局利用財政資金和部分銀行貸款建設,總投資11.65億元,其中銀行貸款7.65億元,從1993年開始收費。但收費3年多后,機場高速被轉為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同時重新核定30年收費期限。至2005年底,已收費32億元,當時估算剩余收費期內(nèi)還將收費90億元。上市后,高速公路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主要資產(chǎn),停止收費相當于公司垮臺,收費高速公路成了金融化后的生財捷徑。流風所及,各城市收取進城費等咄咄怪事層出不窮。
其二,不透明的財務狀況,是高速公路收費不止的重要原因。
不透明的財務狀況給渾水摸魚者帶來獲利良機。圍繞高速公路形成牢固的既得利益集團,官商貪腐層出不窮;而國有公司人浮于事,吃大鍋飯滋味十足。僅舉一例就可見國有部門效率之低:滬杭高速在2002年民營化以前,養(yǎng)路費用每年耗資2億多元,接近全年收取的過路費總額,民營化后,養(yǎng)護費用下降到此前十分之一,每年不到2000萬元。收費公路要養(yǎng)活多少人,要為政府公司提供多少紅利,由此可見一斑。
政府將高速公路商品化、資本化,是高速公路收費屢禁不止的關鍵;而高速公路建設與收費財務狀況不透明,是高速公路形成利益共同體的關鍵。而與此相對的是,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中,流通成本已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成為食品價格上升的重要推手。2007年,世行專家明確表示:中國高速公路通行費較高,而且中國的通行費可承受性是世界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
要為收費公路找理由,永遠收費都找得到理由,但沒有公共概念、沒有財政公開的理由,全都是忽悠。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fā)言人今年承諾,我國公路將實行雙軌制,“非收費公路體系”占全國公路總里程的96%以上,“收費公路體系”約占全國公路里程不到4%,體現(xiàn)的是更高品質(zhì)的公路服務。但有心人馬上發(fā)現(xiàn),中國的高速公路里程占全國公路不到2%。換言之,至少包括全部高速公路,永繼收費已成既定方針。轉播到微博 爭當轉播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