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東西方的節(jié)日,我們會發(fā)現(xiàn),西方人的節(jié)日多與自己的宗教信仰(如圣誕節(jié))或人文歷史(如情人節(jié))有關(guān),而中國人的節(jié)日多與自然節(jié)律相關(guān)(如春節(jié)、中秋節(jié))。
《爾雅·釋天》中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碧朴葜畷r就是堯舜時期,先人們已發(fā)現(xiàn)時間如同車輪,更替輪換。而夏朝時,無限的時間被“切割”成四季,人們將四季作為一“歲”記時,商人敬鬼神,所以一歲一祭祀,祭祀與時間相關(guān)聯(lián)。周朝時中國農(nóng)業(yè)社會文明業(yè)已形成,“年”與“禾”甚至與“牛”相關(guān)聯(lián)。有趣的是,當代中國人繼承了三五千年前的文化觀念,譬如我們說一年,也說一歲,還會用一載來形容。
中原文明一直沒有形成形而上的神靈,中國先人的信仰在生活當中,因為中國人是現(xiàn)世主義者。與西方文明相比,中國人信仰的對象沒有人的形象化。基督教形成了上帝這樣的人格神,上帝按照自己的樣子,造了人類,并讓自己唯一的一個兒子耶穌在人間受難,而中國人敬仰的是天與地,人們有時喊天喊地或祭天祭地,但沒有面對一個人格化形象化的神,天地之間的風雨神是龍,而真龍?zhí)熳铀竻s是皇帝。這樣,中國人的主流社會宗教附庸于一套權(quán)力體系。
中國人的二元信仰在史前就已形成。顓頊帝時,因百姓對天神敬祭處于無序混亂的狀態(tài),所以規(guī)定民間社會不可以敬天神,祭祀天地神的使命由重與黎二人專門負責,而《山海經(jīng)》記載,重與黎是顓頊帝的孫子。重、黎擔任的是祭司的重任。民間社會不能祭天地主神,也就不可能獲得神的保佑,帝王家族壟斷了天地間神圣的話語權(quán)。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意被帝王自己掌握了,民間社會只能聽命于帝王。從夏商周到清王朝,這種二元信仰一直沒有改變,現(xiàn)在北京的古建筑天壇與地壇,就是皇帝親自祭天地的設施,民間社會沒有祭祀權(quán)。
- 2010-02-22“春節(jié)賬單”是讀懂中國的一把鑰匙
- 2010-02-21春節(jié)鞭炮銷售遇冷是社會的進步
- 2010-02-21誰來給春節(jié)做個“文化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