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本周起開始在亞洲市場播出一則30秒的商業(yè)廣告。這一廣告攻勢的主要訴求是竭力在海外宣傳中國品牌,提升外國人對中國制造產品的認知度,使他們不再僅僅將中國看成一個成本低廉的市場。商務部目前已購買了為期6周的廣告時段,一些國際主流媒體將是重點投放對象。
政府部門出于國家利益考慮,在國際大型媒體上做廣告的事例并不少見。早幾年前,新西蘭政府曾把廣告做到國外,以吸引海外的新西蘭游子回流,補充本地就業(yè)市場空缺。此次商務部在全球投放廣告宣傳“中國制造”,并非是為哪一個具體企業(yè)或產品做廣告,而是關乎國家整體宏觀利益,為國家爭取整體收益。
近年來,“中國制造”帶給國人生活上的幸福與便捷,但并不盡是榮耀與輝煌。一系列產品安全問題,曾使其他國家及其國民對中國制造的直接印象不斷累積,經由模式化和大眾媒介的傳播形成總體觀念,成為他們對中國產品形象甚至國家形象的一種評判。如果我們已經做得足夠好,如果國際社會對“中國制造”仍存偏見與誤識,那么發(fā)出聲音,作出說明,就是向外部世界釋放誠意與善意,以希冀大家在全球合作視野里理解“中國制造”這一概念。
但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所凸顯的問題,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紛爭,也不只是一個外部形象宣傳問題,中國制造產品的認知度能不能提升,怎樣提升,處在多維層面。在國際舞臺上,政府為一國爭地位、爭利益,在國內環(huán)境里,“中國制造”形象如何取決于我們自己怎么在做,智力投入、技術投入所制造出的產品能夠為人信賴和放心,人在此一行為中的狀態(tài),這構成中國制造在國際社會改變形象的起點與基礎。
其實不只在國外,在國內,“中國制造”有時仍會面臨品質低劣的擔憂與指責。一些重大產品和食品安全事件已顯示商品制造與監(jiān)管領域存在的問題,質量被強化為價格高的匹配,一把幾毛錢的刀子、叉子,往往難以承載消費者關于產品可靠的想像,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因消費力不同也可能分享質量各異的商品。粗糙、不精致,在一些商品中人們仍然可以得到這樣的感受。對于制造商品,應有誠實而認真的態(tài)度,無論貴重或廉價,大型或細小,因商品之于人的屬性,制造商品的過程都應足以讓人放心。
除了品質低劣,中國制造有時也還面臨成本低廉的質疑。多年前,在一份由勞動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撰寫的《我國人工成本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建議》中,有如下表述:“長期以來,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廉的競爭優(yōu)勢,很大程度上是擠壓了勞動者合理的勞動待遇、像樣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基本的社會保障而形成的?!彪S著國家發(fā)展,此種狀況已有改善,但離徹底扭轉此一局面,仍然存在一定距離。中國制造的形象不應只被理解為中國產品擁有正面形象,其中也有人的生活環(huán)境、福利條件的改善,中國制造的背后,有人作為國家最寶貴財富的問題。
一個簡單道理,只有每一個上架商品,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能夠堅持嚴格的質量標準,都能讓人放心,只有勞動者在制造勞動的過程中權利和利益能夠盡可能多地實現(xiàn),那么我們才敢于面對日益苛刻的國際和國內消費需求,中國制造的形象才有強健根基。
- 2009-12-01中國制造需在復蘇之路上全面突圍
- 2008-11-04金融危機之下棄守"中國制造"將犯歷史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