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某社交網(wǎng)站一款“偷菜”游戲,將網(wǎng)民搞得夜以繼日、茶飯不思、神魂顛倒?!巴挡恕庇螒虻呢撁嬗绊?,此前,早已林林總總見諸報端。及至最近傳出“因為‘偷菜’導致情侶分手和夫妻不和”、“因為‘偷菜’導致女兒打落父親門牙”、“因為‘偷菜’許多企業(yè)、學校等單位將相關(guān)網(wǎng)站屏蔽”等令人“咀嚼”的新聞,實在要令人警覺了。筆者不得不在此說上一句,“偷菜”是一把雙刃劍,在適當時間適當?shù)赝嫱嫖磭L不可,但如果沉湎其中,必大損身心健康。從文化產(chǎn)品角度看,游戲也要講導向和格調(diào),“偷菜”這款游戲多少有點問題,它似乎與我們所倡導的道德行為準則背道而馳。
也許有人說,“偷菜”只是一款平民游戲,何必當真。且慢,游戲是不能當真,但這種作用于人們心靈深處的東西,其潛伏的危害不可小覷,倒是要在此“較真”幾下:
首先,“偷菜”游戲容易形成新的心理封閉。有報道說,一些玩“偷菜”者,是因為自己在單位幾乎沒什么朋友,而“偷菜”游戲似乎拉近了和網(wǎng)友的距離,更有將“偷菜”當成了“釋壓閥”的,一心為了緩解工作壓力。這些,看上去似乎頗有道理。但正因為這樣,心理學專家明確指出,玩“偷菜”久而久之,非但不能釋放壓力,反而會導致心理壓力的變本加厲,這種稱得上飲鴆止渴的行為,看似在虛擬世界交流了思想、聯(lián)絡了感情,實際上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終歸是經(jīng)不起“陽光”的考驗,“出水才看兩腿泥”嘛。所以,一味“偷菜”,只能加重挫折感,再次引起心理封閉。這要引起格外注意。
其次,“偷菜”游戲的價值取向有悖于我們所倡導的道德行為準則。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偷菜”游戲的設計“硬傷” 在于,它并沒有設計對偷的懲罰理念和機制,以至于視“偷”為正門當行乃至可以追逐的時尚,這對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期的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毒害有加。盡管網(wǎng)上玩“偷”,是一種虛擬,但虛擬世界折射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長此以往,定會影響和左右人們的觀念和思想,越來越主宰人類的現(xiàn)實行為。美國學者威廉·詹姆斯說過:人的思想是萬物之因,你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獲一種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偷菜”游戲的深層危害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正視。至于“現(xiàn)實版”的偷菜,無疑為我們所反對。也許,在人們眼里,偷棵菜微不足道,可君曾聞“做賊偷瓜起” ?小偷不改成大偷,大偷成性變江洋大盜。想想那些抄襲論文的個別專家和學子,想想那些偷盜國有資財?shù)纳贁?shù)腐敗干部,諒必曾經(jīng)內(nèi)心深處對“偷”字也無所畏懼,一念之差釀成大錯大罪。古人早有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看來,類似“偷菜”這種“小壞”絕不能放任。
再次,“偷菜”游戲會直接引發(fā)人們損人利己的自私心理和不勞而獲的懶惰心理。這可能又是“偷菜”游戲的“軟檔”。有報道說,在虛擬世界里,玩“偷菜”者忙得不亦樂乎,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市民在郊區(qū)認種的菜地卻很少去光顧。這不能不說有點諷刺意味。專家提醒,“偷菜”游戲使玩家獲得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實現(xiàn)的心理滿足感,比如偷竊之后的成就感和獲得虛擬財富后的虛榮感,它以損人利己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樂,其直接的心理效果是觸犯了道德底線,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方式,進而扭曲了我們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再走遠的話,還會誘發(fā)是非不分者和意志薄弱者的犯罪心理。從這個意義上看,沉湎網(wǎng)上“偷菜”,當為人們口誅筆伐了。
游戲是一種娛樂,政府部門在對娛樂業(yè)的監(jiān)管與引導中,應該支持健康的,允許無害的,反對格調(diào)低下的,堅決打擊黃色的,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綜上所述,類似“偷菜”游戲,既有“硬傷”又有“軟檔”,如此迎合玩家的低俗口味,不可視之等閑。
- 2009-10-21“種菜偷菜”正在毀掉我們的生活
- 2009-10-18何以解憂,唯有偷菜?
- 2009-10-13模范媽媽和你一樣會上網(wǎng)“偷菜”
- 2009-09-24公務員不“偷菜”,難保權(quán)力不寂寞
- 2009-09-19三歲“偷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