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新聞發(fā)言人說,一些劇目使用方言過濫不符合國家推廣普通話的精神。朱虹強調(diào),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少兒題材一律要使用普通話;影視劇中領(lǐng)袖人物要使用普通話。(7月16日《成都日報》)
早在2005年,廣電總局就曾作出過這樣的“指示”:一般情況下影視題材不許講方言。時隔四年,廣電總局老題重談。相比較而言,廣電總局這一次的態(tài)度顯然要比上一次嚴(yán)肅的多——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少兒題材一律要使用普通話;電視劇中領(lǐng)袖人物要使用普通話。但是,筆者卻有這樣的疑問,沒有了方言的電視劇就好聽且好看嗎?
少兒題材以普通話為主自然無可厚非,可是之于革命和歷史題材,我看就未免有些“一刀切”了吧。眾所周知,在前些年的紅色電影中,方言是普遍存在的。拿《開國大典》為例,如果哪一天要重拍此戲并完全用普通話的話,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宣誓勢必會蒼白許多。再拿近些天來比較熱的《團長》和《順溜》來說,若是沒有了方言,這兩部電視劇也定將遜色不少。還有前兩年那部《瘋狂的石頭》,通篇里基本全是搞笑的方言,如果砍去方言,這部電影能夠獲得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更何況,對許多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片來說,方言就是這些影視劇的命根子,而失去方言就意味著失去了全部。
不可否認,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取消方言的正當(dāng)理由,比如,之于普通話的推廣,之于各地的文化交流。但是我們也能找出許多方言影視劇存在的理由,在這一個問題上,廣電總局切忌“一棒打死”和矯枉過正!
任何影視題材都有他們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則,是興是衰、是流行是落伍也自有自的規(guī)律,這其中的規(guī)律有時間規(guī)律更有地域規(guī)律。比如說,在國內(nèi)電影界持續(xù)低迷的2006年,《瘋狂的石頭》以方言和搞笑為特色就能獲得巨大的成功,而在今年年初上映的同類題材電影《瘋狂的賽車》就沒有取得《石頭》那樣的成績。再比如,趙本山老爺子拍的幾部東北口音的電視劇,如《馬大帥》、《劉老根》等能夠北方頗受歡迎,不意味著就能在南方受到追捧。
毋須諱言,方言對于影視劇來說不是必須有的,更不是必須取締的。有時方言就是一部影視劇的催化劑,有時也會受到地域的限制,廣電總局豈可以一概之?在這個時候,遵循影視業(yè)自己的市場規(guī)律,實行“無為而治”的策略或許就能達到老莊所講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王傳濤)
(責(zé)編:劉寶琴)
- 2009-07-02順溜很草根,很英雄
- 2009-07-10“順溜”的“悲劇式”結(jié)局值得一議
- 2009-06-26我的兄弟是順溜,男人的娛樂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