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10時2分(北京時間26日23時2分),“好奇”號火星車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fā)射升空。經過約合9億公里的旅程后,它預計于明年8月6日在火星著陸,展開為期一個火星年(約687個地球日)的探測活動。據發(fā)布的消息稱,本次探索的主要目標是:火星過去或現在是否存在適宜生命生存的環(huán)境。
早在今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探測計劃主任道格?麥奎遜就強調,他們對火星的訴求發(fā)生轉變,探測工作將從以前被動“跟著水走”轉變?yōu)橹鲃印八褜ど盘枴?。不過人們認為,這只是說法不同罷了,顯示了一種年年遞進的工作要求,但究其本質并無差異。
但在美國展開的本輪太空計劃中,“好奇”號仍頗受關注――它無疑是美國迄今最先進的火星探測器,亦稱得上人類派往火星的最佳科學結晶。
“好奇”號的獨門本領
來自美國火星實驗室的研究員道格拉斯?明在23日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好奇”號研究火星是否適宜生命生存的目的,就是保證在不太遠的時間里人類能登陸火星并安全返回。既然如此,NASA則必不甘于讓火星車們只當一個被動的觀察者,而要作為一架移動的實驗平臺。
“好奇”號火星車是曾暫名為“火星科學實驗室”的大型設備,它比2004年登陸的火星探測車“機遇”號和“勇氣”號重三倍、長兩倍。而據美國太空網的文章稱,“好奇”號的看點是它擁有“10大令人驚嘆”的尖端配備,包括:全景攝像機(Mastcam)、機械臂末端透鏡成像儀(MAHLI)、降落階段照相機(MARDI)、火星樣品分析裝置(SAM)、化學和礦物學設備(CheMin)、化學和成像設備(ChemCam)、α粒子―X射線光譜儀(APXS)、中子反照率測量儀(DAN)、輻射強度評估裝置(RAD)、周邊環(huán)境監(jiān)測臺(REMS)、火星科學實驗室再入和著陸儀器(MEDLI)。它們也組成了火星車最重要的技術部件。
這些新技術手段使火星車能夠完成挖掘、鉆孔火星巖石,用激光束照射巖石來分析火星土壤與塵埃的化學成分等任務,甚至無需加熱含有高氯酸鹽的土壤樣本,就可檢測出其中的有機物質,順便拿出一份火星過去或現在維持生命可能性的調查報告。
只不過,它還是沒法告訴我們,這些物質是隕石搭載的“外來客”,還是來自于我們想象中的火星人。此次探索任務,嚴格來講,就是幫助科學家更加具體地了解火星大氣和自然環(huán)境的狀況,而這些對于日后人類登陸火星的行動至關重要。
以“好奇”號為起點
既然NASA正計劃在2025年左右實現人類登陸火星,那么在該日期到來之前,關于這個陌生星球的許多重要問題都必須變得清晰明朗。此次借助新發(fā)射的火星車,至少兩個影響未來載人登陸火星的關鍵性問題將得到解答:
其一,火星表面的沙塵風暴對火星車和硬件設備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以及火星塵土是否有毒?
其二,也是一個重要的探索目標,我們人類是否能夠在火星上獲得可資利用的資源。
這對“好奇”號來說并不艱難。首先,上文所述的本領能支持它對塵埃在火星表面分布的普遍程度作出判斷。其次,據道格拉斯?明的解釋,憑借火星車傳回的數據,人們可得到一張關于火星真實環(huán)境的清晰圖景,以此來推斷火星表面之下的水冰是否可以用來提取氧氣和液態(tài)水,或者可否直接從大氣里獲得這些生存資源。
復雜的是隨后的分析步驟。其包括種種細節(jié),譬如,在載人登陸火星這項耗時漫長的任務中,為保證宇航員的給養(yǎng)供應,策劃者必須依據“好奇”號的數據來思索如何在這個行星表面種植食物;再譬如,考慮“好奇”號測量星球表面輻射程度的結論對航天器設計將產生的影響,因為輻射無疑是阻礙人類登陸火星的主要絆腳石之一。
而根據更早公布的計劃,在“好奇”號火星車之后,接下來的這個10年中數項只針對火星進行的科學任務幾乎以密集之勢鋪開。
鑒于“好奇”號應該會在2012年登上火星的表面,那么2013年,NASA決定發(fā)射的一顆“火星大氣層與揮發(fā)物演變任務”探測器可謂緊隨“好奇”號的腳步;而2016年還將啟動“火星生命科學實驗室”研究;2022年嘗試火星取樣返回;接著挑戰(zhàn)載人環(huán)繞火星探測……可見,“好奇”號之發(fā)射,不過是緊鑼密鼓的火星探測任務的“開篇大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