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日本立命館學園總長川口清史在京都舉行的首屆“世界孔子學院論壇”開幕式上致詞。當天,首屆“世界孔子學院論壇”在日本京都開幕,來自世界2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0多所孔子學院以及20多所中國高等院校的代表出席了此次論壇。在為期兩天的論壇期間,與會代表將就孔子學院的辦學經驗及體會等問題進行交流探討。新華社記者吳谷豐攝
全球掀起學漢語熱潮
有“漢語托?!敝Q的“HSK”是“漢語水平考試”的漢語拼音縮寫形式。它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標準化考試,可以說是外國留學生進入中國高校學習的“敲門磚”。HSK于1991年正式推向海外,最初第一次對外公開招考只有39人參加,而今年剛剛結束的HSK,在中國40多個城市舉行,共有3.5萬名外國考生參加,人數(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漢語熱”由此可見一斑。
3月在北京舉辦的“世界漢學大會2007”是一次高水平、高規(guī)格的世界性漢學大會,主題為“文明對話與和諧世界”。這次大會吸引了70多位國外著名漢學家及數(shù)百位國內人文、社科領域的專家教授。會議就“中國形象”、“漢學定位”、“漢語國際推廣”等議題展開對話。據(jù)法國教育部漢語教學總督察白樂桑介紹,在短短6年時間里,法國中學生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就已經超過了法國學校開設的其他4門外語課的學習人數(shù)。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周質平也介紹,2005年至2006年,普林斯頓大學選學漢語的學生人數(shù)增加了50%,上升為僅次于西班牙語的第二位。
過去,學習漢語的法國人大都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古老、悠久、高雅的文化,學中文僅僅是憑興趣;而現(xiàn)在,許多人不僅出于對東方古老文化的好奇,也為了自己將來就業(yè)、事業(yè)的發(fā)展等原因開始學習漢語。巴黎的街頭打出一幅巨大的廣告牌,上面寫著:學漢語吧,那將是你未來20年的機遇和飯碗。
為更好地滿足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需求,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國外教育機構合作,已在52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140所孔子學院。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已經超過3000萬。建設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促進中外語言和文化交流,傳播中華文化,發(fā)展人類多元文化,共同構建和諧世界的重要舉措。
文化魅力為漢語熱升溫
漢語熱首先是與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分不開的。只有中國經濟實力到了一定的水平,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世界才能聽到中國的聲音;中國的市場能給別人提供機會的時候,人們才會重視你的語言,想了解和研究你的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面對現(xiàn)代化發(fā)展帶來的日趨惡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日漸嚴重的人類精神危機,人們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更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華夏文明不僅有著深厚根基和悠久傳統(tǒng),而且有著符合自然規(guī)律、符合人類文明進步要求的核心價值理念。中華文明以“和”、“合”以及“道法自然”為核心的價值理念是人類的智慧,對人類解決工業(yè)文明困境問題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和價值引導作用?!疤烊撕弦弧?,承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維護人類自身利益?!凹核挥鹗┯谌恕钡闹袊裱员蛔u為處理國家間關系的“黃金法則”,懸掛在聯(lián)合國的大廳上?,F(xiàn)在西方很多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站到了科學的尖端,卻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目光聚焦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上,并且提出了人類應該回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未來的世界不是以中國文化為主導的,那將會是全人類的悲哀。
語言是國家文化的符號,海外人士為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所吸引,漢語熱的出現(xiàn)才成為可能。漢語熱折射出中華文化寶庫的燦爛光輝,還有待更多地挖掘和發(fā)現(xiàn)。
如何使?jié)h語熱成為一個長期現(xiàn)象?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博士楊富雷在“世界漢學大會2007”上說:“‘漢語熱’是個很簡單的詞,應該讓外國人學習漢語變成一種長期趨勢、一個持續(xù)過程。”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最基礎的當然是從學習這個國家的語言開始。為了讓漢語更好地推廣出去,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zhàn)略,把漢學熱變成一種長期趨勢、一個持續(xù)過程持久進行下去,我們能做什么呢?
其一、重視漢語教材的編輯出版,重視漢語教學師資人才培養(yǎng)。目前國際漢語教材普遍存在觀念陳舊、數(shù)量不足、缺乏針對性等問題。漢語國際推廣的教材在編寫時要針對不同對象編寫適合不同文化、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漢語教材,教材要分級別,考慮使用對象,既有針對中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教材,也有針對成年人的教材,要編輯出版多媒體教材,以便于需求者用MP3、網絡等手段學習。5月17日中國國際出版集團與美國耶魯大學確定合作開發(fā)一套適合外國人學習的漢語教材《環(huán)球漢語》(I Speak Chinese),主要面向國外大中學生,最終在全球范圍建立一個漢語學習的統(tǒng)一品牌。對漢語師資嚴重短缺問題,國家已批準設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學位”,以擴充對外漢語教學的師資。
其二、提高作品的翻譯水平。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4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上表示,作為溝通中外交流的橋梁和媒介,翻譯工作直接決定中國對外傳播的效果,也是一個國家對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環(huán)境建設的具體體現(xiàn)。翻譯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外國讀者對我國文化接受的程度翻譯工作是推進中國文化更大規(guī)?!白叱鋈ァ钡闹匾h(huán)節(jié)。
其三、繼續(xù)辦好孔子學院。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預計,全球孔子學院的數(shù)量到今年底將達到200所,如何確保這些學院的漢語教學質量,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其四、開展各種形式的“中國年”活動,讓更多國家的普通老百姓了解中國。通過這些活動,讓他們了解中國的服飾、飲食、風俗、文化等并進一步激發(fā)學漢語的熱情,通過相互交流,促進雙方更好地理解與合作,在國家之間、民眾之間架起友誼的橋梁。
總之,要讓漢語熱持久下去,讓西方真正了解中國,最終還是要取決于中國的綜合國力的強大以及中外交往的頻繁程度。(張殷紅)
|